2)第二百一十章 重回正轨_四合院的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位8级工大老说:“我有一个天赋技术都还可以的徒弟,现在正是涨技术的时候,是需要多几台机床供他学习的,咱们不能毁了这么好的苗子。

  所以,不管你们怎么分,我们车间是一定要分的。不为别的,就为了这个孩子。就是要让他见识的多,看的多,练得多。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学的东西也多。手艺才能更好。

  你们谁的车间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提出来吗。大家也好都培养培养。”

  这话一出,大家都沉默了,有些无言以对。

  更多的是在心里暗骂:妈的,有个好徒弟了不起啊。不过自己是不是懈怠了,自己当年的技术水平可没比老易差在哪里,怎么到了自己徒弟身上,就比不了呢。看看人家这‘关门徒弟’。不行,就是欠练!

  大家伙难得得凑这么齐,这次的机会旁的不说。都是老熟人了,每年有特殊任务的时候还不就是他们这伙子人配合。

  这次新厂房要说露脸就是1车间的易工的徒弟露脸了,算是让大家记忆深刻了。

  就是他们这里的年纪最小的职工:李守良。

  大家在一块呆的时间越长,就越了解李守良的天赋。

  手巧,稳重。技术高的吓人,实在不像这个年纪的小伙子干出来的活。

  而且还有礼貌,不像有些人先不说技术怎么样,有点小事就要闹得人尽皆知,传得‘满城风雨’。有了点技术之后更是目中无人。

  像李守良这样的人妥妥的易师傅模板,真是有那股子名师出高徒的味道。这是师父找对了徒弟,徒弟找对了师父了。

  尽管心里很不想承认,但是李守良确实是他们见过的很是前途无量的年轻人了。

  于是当大家再度开口的时候,没有再有反对意见了。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谁车间里有这样的年轻人,就拉出看看,练练。

  至此,大家的针对点,也不再是功劳、苦劳这样的东西了。

  而是关注点去了车间的小伙子身上,以李守良为起点,以各车间有天赋的年轻人的多少‘论英雄’,决定下了各机床的归属。

  李守良当时在跟着周维清大老学习新的知识,没有去参与,要不然多臊得慌。

  。

  。

  当各个机床被分配到各个车间后,自然又引起了热议。不过时间实在算不上长,毕竟就是机床而已,保护的再好也是机床,也就看个新鲜,有想法的多看两眼,争取技术到了申请学习使用。

  没想法的,永远也没有想法。甚至这玩意儿带来的新鲜劲,还不如最近1车间的一则花边新闻呢:1车间郭大撇子对秦淮茹长期献殷勤。

  李守良跟着一大爷等人回到1车间后,自然先是和阔别已久的小伙伴们一起说说笑笑的打闹了一番。

  毕竟也有好几个月不回1车间了。中午吃饭都是和大老们一起吃。哪有机会啊。

  不过首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