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章秦岭(求推荐票)_山水奇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代对秦岭的历史记载,其中描述我国古代的山脉分布的专著首推《禹贡》。

  《禹贡》中对华夏大地的山脉有“三条四列”之说。

  秦岭居中,列为中条;次则有“三河两戒”之说,而秦岭分地络之阴阳。

  昆仑有三龙,而秦岭为中龙;葱岭有三干,而秦岭为中干,等等。

  所以,秦岭在很久以前,就成为华夏大地的重要山脉。更有中华龙脉之称,镇压中华气运。

  汉中地区、安康地区和商洛地区很早就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址。

  可推断在100-20万年前,陕南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

  在马家镇杨家村出土的铜鼎、编钟、陶瓷等说明先民在秦岭地区繁衍生息的历史十分悠久。

  遍及秦岭地区众多县城的多处原始社会遗址,证实了远古人类在此活动的足迹。

  《史记》、《汉书》中就有“南山檀柘;天水陇西山多林木。

  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山林竹木果实之饶;武都地杂氐羌,皆西南外夷。

  武帝初开治;楚有汉江川泽山林之饶,或火耕水耨,以渔猎山伐为业”以及“褒斜材木竹箭之饶”的记载。

  足以说明秦岭山区当时森林繁盛,而农业种植和捕鱼伐木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秦岭南北的人文景观亦各具特色。

  秦岭山脉西段有麦积山石窟,山体悬崖壁立,状若积麦。

  自后秦时期开始凿刻,至今保留有雕刻194窟。

  佛像7000余尊,壁画1300余平方米,是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

  北面的关中平原史称“八百里秦川“。

  自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人类农耕、定居,是中国有名的文物古迹荟萃之地。

  秦岭之南是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SC盆地”,其间的邛崃山脉和CD平原又是蜀汉文明的发端之地。

  根据对广汉三星堆,CD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早在3000年以前的商周时代。

  蜀的先祖即掌握了非常先进的青铜冶炼、玉石加工工艺,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枝奇葩。

  间南北向的深切河谷自古就是南北交通孔道。

  其中著名的有今宝(鸡)CD)铁路经过的陈仓道、西安至宁陕的子午道、傍褒水和斜水的褒斜道。

  以及傥骆道、周洋道。

  在秦岭北坡及关中平原南缘现存众多的文物古迹及流传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有秦始皇陵及许多帝王陵墓群、周代沣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楼观台、张良墓、蔡伦墓等古迹。

  位于XA市南40余公里的终南山自古风景秀丽。

  在《诗经·秦风》中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

  唐代官绅在此建有别墅,其中以王维的辋川别墅最负盛名。

  王维所作的优美山水诗大多是描写此处景色。

  唐代诗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有“终南阴岭秀,积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