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三十二、待之以国士_不是吧君子也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发帖请了不少同僚与富商参加……

  “秦长史他们这番延误,看来是没法过去了,欸。”

  卫少奇摆摆手,有些不耐烦道:

  “别成天盯着你那些弯弯绕绕,吃饭随时能吃,现在重要的是看看秦老将军那边回应,下午要把事情谈好。”

  王冷然小声:“其实吃饭的时候,也可以谈,饭桌适合熟络感情。”

  林诚突然开口:

  “卫公子,王大人,前几日托秦小娘子递的信,秦老将军那边回复怎么说?”

  卫少奇顿时露出笑容,尖锐白牙十分亮眼:

  “秦老将军那边的来信说,十分支持陛下与政事堂的决议,对于江州长史的人事调动、还有星子坊造像一事没有任何异议,并且也不懂此道,他作为外行不会乱插手,秦老将军将军还让林兄你还有江州刺史府辛苦一些,勿负陛下,造像过程有什么需要,知会下就是,会尽力配合,一起为朝廷分忧。”

  林诚笑了下,又压住嘴角,问:

  “秦老将军没提浔阳王或浔阳王府?”

  卫少奇笑道:“没有,只字未提,像是不熟一样。”

  林诚摇头失笑,感叹一句:“好啊,好一个世态炎凉,好极了啊,秦老将军还是很清醒的……”

  此次,关于星子坊造像和浔阳石窟造像的选址路线之分,虽然洛阳朝廷已经下旨,但是现在能拿到这位江南道行军大总管的表态准话,林诚、卫少奇、王冷然三人还是微微松了口气。

  这些日子压在心头的某些担忧散去。

  秦竞溱作为目前掌握江南、岭南道数十万大军兵权的领兵大将,一句话的分量都足以让尊重老将军意见的陛下“小小”的转态。

  所以,若是秦竞溱还与浔阳王府藕断丝连、已经有了联姻的章程,那么哪怕不站出来明面反对星子坊造像,他稍微在这件事情上“态度模糊”的为难一下林诚与刺史府,那也够他们吃一壶的了。

  比如拿“前线的军国大事更重要”为由,在后勤粮草一事上挤压江州财政,那么星子坊造像估计也要“遥遥无期”了。

  其中的要害与弯弯绕绕太多,江州不少明眼人都等着他表态呢,卫少奇、林诚、王冷然三人就怕他还替浔阳王府说话站台。

  眼下,得到了确切且令他们满意的表态,卫少奇、林诚等人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下。

  嘴里原本稍苦的茶水也甘甜了不少。

  王冷然小声道:

  “三公子,林诚提出的让利秦家方案、咱们抛出的橄榄枝,秦老将军那边有无回复?”

  卫少奇瞥了眼他:

  “急什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不,今天不就来了?”

  “什么意思?”王冷然疑惑。

  卫少奇微微一笑,林诚代替他道;

  “这次的战时会议,是秦老将军主动召集的,以往都是一旬一次,这回提前了半旬,一看就是有要事商量。

  “而据前线那边的人说,这次前线中军大营那边派来的,不仅有往日轮流来江州列席会议、走个过场的军需官张重或督运官秦毅。

  “这一次随船北上前来的,还有中军大营长史秦彦卿,这位重要人物!

  “中军大营长史可不是什么简单职务,算是协助秦老将军处理除了战事指挥外的全部军营事务,包括后勤粮草运输……相当于西南前线数十万大军的大管家,算是秦老帐内亲信中的亲信。”

  林诚脸色有些肃穆。

  王冷然一愣,有些恍然道:“林公子的意思是……”

  卫少奇大手一挥:

  “江州是西南征讨大军最重要的后勤地,大部分粮草漕船都经过浔阳城。

  “中军大营长史秦彦卿、军需官张重、督运官秦毅三人加一起,算是主管大军后勤运转的最高班子了,这次被秦老将军全派来江州,参加一个例行举行的后方战时会议,王刺史不觉得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吗?”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