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三章 特殊的常委会(3)_官场铁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场铁律!

  “田主任,给校长找个地方坐下,听听发言。”

  袁自立看了看众人,再次开口了。

  “本来是要求大家先说的,不过,我破例一回,首先发表意见,所有的情况大家都听见了,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口号,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西林市是大城市,农村人口不多,基本上都是居民,我们的学校,大体上说条件都不错,猛一看,我们似乎是做的很不错了,因为我们西林市的中小学生都能够上学读书,可是,猛然间我们发现了问题,我们这个城市的组成人员是非常复杂的,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不仅仅是居民,还有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农民工占据了大多数,不少的农民工,将子女带到了这座城市,希望子女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发展,但我们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我们西林市是全国出名的大城市,常驻人口超过了800万,这样一个大城市,是怎么对待外来务工人员的呢,我们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了300万人,这些人基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家属、子女,正是这些外来的务工人员,包揽了我们城市8成以上的脏活、累活,他们为我们这个城市的发展默默无闻的贡献着,领取着微不足道的报酬,可我们很多的人却认为是理所当然,就是因为他们是农民,是外来人,我想说说,在座的和我们西林市的居民,往上翻几辈看看,谁不是农民出身,谁天生就是城里人,正是我们这些农民的后代,改变了身份之后,开始瞧不起农民,瞧不起外来务工人员,漠视他们的利益,不仅仅是他们,包括他们的后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职工和居民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的城市会健康发展吗,那些表面繁华、背后的辛酸会有人注意吗,说到教育问题,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问题,我知道会遇见这样那样的问题、困难,有些是政策方面的,有些是资金和条件方面的,但我请大家想一想,外来务工人员一方面在为我们西林市的发展做出着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一方面,他们的子女还要因为户口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能够安心吗,我们都是为人父母的,我的女儿在西山省最好的学校里面读书,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这样,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都是这样,以前,我没有觉得有什么羞愧的,可现在,我感觉到脸红,我相信,大家的子女如果还在读书,无论是小学、中学、高中乃至大学,都是最好的,因为这是做父母的应该做的,那么我们想想,农民工就不是父母了吗,外来务工人员就不是父母了吗,每每想起一些农民工为了子女能够好好读书,咬紧牙关,从不多的收入中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