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19章 朕生来不好涩(万字大章)_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蜀王朱椿欲言又止。

  他和朱棣自小关系不错,也是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屡次的清洗功臣中走过的藩王,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心中默默为代王祈了个福,他也就不在说话,而是和朱允炆聊起了关于大明皇家银行的事情。

  无论是货殖府,亦或者是大明皇家银行,都与以前朱元璋的政策背道而驰。

  在洪武皇帝朱元璋时期,他曾经出了一个《大明武诰》,这个律令规定武将不准经商,武将不准青楼听戏,武将不准荒废赌博,一旦发现,剁手跺脚。

  有许多侯爵,就因为违反律令被处罚。

  而大明的武将乃是世袭罔替,这就导致武将根本不可能参与经商这种事情。

  蓝玉案,胡惟庸案等案子,背后都有勋贵勾结起来谋利之事,朱元璋发家与贫苦百姓,深谙官商勾结的道理,对这类勋贵侵吞民脂民膏深恶痛绝。

  于是,他严格禁止勋贵经商。

  捎带着,大明的诸多皇族,也不准经商,不准做官,不准从事其他户籍的行业,只能当闲人,不好好躺平就不能继承万贯家财。

  现如今,朱允炆这个货殖府,海贸公司,皇家银行,皇家学院,处处和朱元璋前期的政策背道而驰……

  蜀王朱椿深吸一口气,凝重说道:“陛下,咱们这大明货殖府,还有皇家学院,以皇族掌军,经商,处处有违太祖皇帝之法令,若是一国之法度,朝令夕改,百姓和臣民恐有非议。”

  朱允炆翻了个白眼。

  “蜀王,你这句话朕不能赞同。”

  “洪武皇帝立下的法令,关我永乐皇帝何事?”

  “世间俨有万古不变的法度?”

  “皇爷爷在的时候,我大明要求稳,元朝以宽失天下,以至于皇权不下县,天子的命令出不了北平大都,地方乡绅为非作歹,税收收到了一百多年后,好好一个国家硬生生搞的灾祸四起,流民起义不断。”

  “所以,皇爷爷以严治国,重建纲常,救济斯民。”

  “但治国之道,应当松弛有度,皇爷爷的法令严,朕就需要宽一些,衣禀足而知礼仪,百姓首先要富裕起来,民间有钱,老百姓能赚钱能吃饱饭,自然而然就会爱戴朕,君不见大唐强盛?”

  “大唐万国来贺,不修长城,就是因为皇帝有天下皆为臣民的胸怀和大度,而且贞观之治时,君主真正做到了从谏如流,以民为本,可是厚德载物四字,有哪个君主担得起?”

  “咳咳,朕好像担得起。”

  “你之前不说还好,一说,朕也觉得皇爷爷的律法太过严苛了。”

  “很多律法,动不动就要割舌头,剁手跺脚,着实严酷,以后小罪责全都改成徭役,大罪责再判罚死刑,中罪则是多年徭役,罪大恶极伤人或者害人性命这种,允许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事儿朕回头就交代暴昭去做。”

  朱允炆说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