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0章 直接把钱送给朕就行了_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样怎么样?”

  “有多少人买了国债券?”

  给扬州府的富户们讲完漕运国债券的事情,朱允炆故作清高的离开,让郑和,王中等心腹太监拿着纸笔,请在场的富户们认捐国债券。

  这国债券其实也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儿。

  宋代时候,福建一代出现的茶券,茶票,就以茶叶的收成,来年茶叶的营收为抵押放贷,而且宋代益州之地也出现过差不多的。

  隋唐时,扬一益二,扬州府自古有做买卖的传统,此地的富户,寺庙佛头都懂如何赚钱营生,因此朱允炆提出以漕运过路费为抵押放国债券后,不少有识之士都知道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因为这里的富户大部分都是靠着漕运做买卖的。

  漕运有多重要?

  它就是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

  沿途城池都因此受益。

  朝廷每年要从南直隶运送大量的漕粮和物资,走扬州府,通济渠等去往中部的开封仓,然后从开封仓走水路转运,到洛阳,到北平。

  扬州城的老百姓,许多是在漕河旁边做小买卖的,要么是纤夫,要么是下苦力抬东西的,要么在此地开酒楼,云云总总。

  这些富户靠河吃河,因此朱允炆提出要重修漕运运河,对他们实在是极大的利好。

  当天,扬州府的富户,还有各大寺庙的佛头,地方乡绅,就在扬州府买了将近一百万两的漕运国债券。

  “陛下,足有宝钞四十余万贯,再算上真金白银,约有白银一百万两也!”

  王中还是头一次在民间卖国债券卖了这么多钱,整个人都有些轻飘飘的,说话都声音呆滞,感觉很不真实。

  他和郑和,费了老劲,在应天府开御膳坊,到处想方设法开商铺搞钱。

  现如今也就勉强回些本钱。

  陛下就空口白话,一番说辞,居然给大明卖出去上百万两的现银!?

  朱允炆这才笑开了花,真不愧是曾经有数的富裕之地扬州啊。

  他咧嘴笑道:“苏州府收了多少金银?”

  一边伺候的郑和说道:“陛下,算上朱高煦所得银钱,有宝钞七十余万贯,白银三十余万两现银。”

  朱允炆哦了一声。

  他疑惑道:“为什么苏州府和扬州府的宝钞这么多?这宝钞动辄几十万贯,好像苏州府和扬州府的有钱人比应天府还多。”

  朱允炆这个疑惑不无道理。

  洪武皇帝朱元璋曾经迁徙天下富户十余万户去南京应天府。

  按道理天下的财富会云集在南京应天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苏州府和扬州府的大财主,比例远远比应天府高。

  这里好些大财主一出手就是几万贯。

  用民间俚语来说,那就是有万贯家财。

  朱允炆在南京城的时候可没搜刮,哦不是,搞到这么多钱。

  端坐着得姚广孝闻言,淡笑道:“陛下,扬州府,苏州府,此地元朝时候就多名商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