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4章 推诿政事的竟然是朕自己?_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泰和黄子澄早就得到传闻,天子一路搜刮民脂民膏……

  好在,他主要对和尚下手。

  没有得罪那些读书人士绅……

  不然不知道被写成什么样,否则就他前往凤阳府这月余所作所为,非得被写成桀纣一般的昏君。

  “陛下,您就算把凤阳府刮地三尺,也不一定有三十万两银子,您不会是……”

  齐泰隐晦地说出了问题。

  朱允炆翻了个白眼,说道:“你说什么呢,那是朕的老家,朕岂能刮地三尺!”

  朱高煦在旁边儿内心嘀咕,也就祖坟刮了一尺多而已。

  “这银子,那主要是凤阳府的盐商送的,买盐商自己在九边开垦种地屯田权的银钱,还有一些,是我朝的皇藏,乃是老祖留给朕的压岁钱。”

  “您的老祖留的压岁钱!?”

  朱允炆翻了个白眼:“对啊,谁家还没几个压箱底的宝贝疙瘩,这可是朕祖传之财!”

  他岔开这个话题,摆摆手道:“好了,这些银子朕也都用在了凤阳府老百姓身上,算是取之有道,用之有理,没有一两是朕所用,老祖宗在天有灵,不知道多高兴。”

  朱高煦也瞧出自己惹出来麻烦,连忙上前打圆场,众人在这件事上也不敢深究,便顺势聊起了大明其他各项大事。

  现如今,最重要的自然是货殖府的筹备。

  军队不能直接经商,货殖府算是大明军方的后勤保障单位,但是它的主管又以朝中的内阁阁臣为主。

  朝廷花了大力气,在江浙沪搞起了许多收购工坊,又在九边开设了许多卖货的工坊商铺,顺势沿途的驿站都兴盛起来。

  如今这年代驿站大部分靠双脚走,勤劳的大明人民,用双脚走,用双肩挑,硬是让大明的货殖府货物在很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快速的流通到了大明各地。

  江浙沪地区所产的麻布,棉鞋,瓷器,能够在二十日内从江浙沪送到九边任何一個地方。

  虽说九边许多都是平地,但在这个时代,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朱允炆高度赞扬了杨士奇,夏原吉等人所做的工作,让他们继续着力重点保障货殖府的物资流通,务必要在明年大明永乐新钱发行之前,将全国的货殖府物流打通,为永乐新钱的保值打好坚实基础。

  又问道周王朱橚负责的医学院。

  大明医学院的事朝廷也很重视,这是惠民政策,功在当代,洪武皇帝朱元璋在时,整个大明开设了许多养老院和药店,给贫穷的老百姓养老,治病,都不收费。

  如今,朝廷将许多慈济院改成各地的医学院县学,乡学,命各地官府组织医匠集中教学,授课。

  朝廷也开始统一编撰权威的医书教材。

  周王朱橚曾经因为擅自离开封地去凤阳溜达,曾经被贬去过云南一段时间,知晓各种草药定理,编撰过医书,对此事极为门清。

  在朱允炆指导下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