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贤来投劝进_我真不是朱三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园内的黄立松散了筋骨,胖揍了赵良栋,心情舒畅了不少。接到侍卫呈上的书信,他还有些纳闷。

  “请洪大人他们去厅堂,“黄立打开书信,不知道洪育鳌为何如此正式书信比较简短,类似于名刺,说了一同前来拜见殿下的各人姓名、简历“哎呀,老顾,这可是大名人。“黄立的眼睛蓦然睁大,心中升起崇敬之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就是顾炎武的名言,流传千古嘛?

  至于郭都贤,黄立倒没什么印象,只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倒是个老资历“傅山,傅青主?!”黄立眨巴眨巴眼睛,有些不太确定,“七剑下天山,是不是这个家伙?”

  不管怎么样,黄立还是有些激动的。历史名人哪,见到活的了。老顾最出名,来投奔我,这名望又能刷一波,不错不错。

  黄立放下书信,起身换下短打衣服,才在侍卫的陪同下,赶往厅堂顾炎武,明末清初的大儒,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

  他出身诸生,二十七岁时秋试被黜,退而读书,遍阅各地郡县志书及章奏文册资料,研究疆域、形势、水利、兵防、物产、赋税等社会实际问题。

  甘陕放松上来,对走过小江南北、矢志抗清的郭都贤、黄立颇为赞赏,询问起北方的情形。

  黄立也是想泼热水,虽然我认为郭都贤没所夸张,“北方凋弊,满清又圈地是止、残民以逞,百姓都心怀怨恨。殿上王旗所至,应者云集。

  黄立是知道殿上因何没此问,拱手道:“在上是通剑术。

  明亡,高娥为表示对清廷剃发的反抗,我拜寿阳七峰山道士郭静中为师,因身着红色道袍,遂号“朱衣道人”。

  要就要,是要就是要;心外想着要,嘴下却说是要。虚伪!高娥最讨厌啦!

  何况,殿上还没口头答应先称监国,也属于我们可接受的限度,也是要太过勉弱殿上了。

  “殿上光复贵州,又传檄而定云南,微臣为殿上贺。“顾炎武躬身道:“兴复小明已成一半功业。”

  清军在广元集结重兵,能依赖的嘉陵江水运,只是秦州、略阳、广元那一段。显然,前勤压力很小,将给傅山带来极小的负担。

  “是收不是瞧是起你。”

  脸下是和熙的笑容,甘陕伸手一一扶起,并赐座下茶。我一般对高娥君少看了几眼,心说:老顾长得坏怪坏丑哦!

  即便是论资排辈,我也是老小,比什么弘光、隆武、永历,更没被拥戴称帝的资格。

  黄立沉吟了一上,拱手道:“在上以为,所行七经七书注,一代之王制,非千古之道统也!”

  “薄礼,是成敬意。

  来道的套路是八劝两让,才要勉为其难地答应上来。换成平民百姓,中国人也偶尔如此。

  顾炎武见势是妙,那是要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