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93章 你的火力强度仍然不足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93章你的火力强度仍然不足

  这世上有很多时候,你可以预料到最糟糕的情况、变故、灾难,但你能预料到和事件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它该是最糟糕、还会是以最糟糕的形态到来,并不会因你能料到就产生改变。

  就像“伏尔加河”攻城分队现在遇到的情况这样。

  咚咚咚咚——

  咻——

  “迫击炮!快卧倒!”

  当那有如连续擂鼓一般的呼啸声传来,伴随着能让人耳朵根子发麻的特有尖啸声一道响起。

  一位跟在IS7重型坦克身后的班长同志第一反应,便是一声大喝让手下的战士们赶紧趴下卧倒,并且紧随其后在下一秒钟发生的事足以证明这位班长的决断有多么正确。

  轰—轰—轰隆——

  接二连三的迫击炮炮弹如同天上下雹子一般在街道上不断落下,落下的一瞬间便炸响化作为一团团璀璨又带着死亡的焰火,喷射着炽热的化学能、呼啸而致命。

  绝大多数及时卧倒在地的战士们躲过一劫,但这并非全部。

  仍有数名既没有被厚重的坦克装甲遮蔽掩护到,也没有因为被弹面积的减少而幸运加身的战士,被高速冲击而来的尖锐弹片直接命中、血洒当场。

  “呃呃啊,胳膊.我的胳膊”

  “别乱动!胳膊还在!卫生员!卫生员在哪儿!?这儿有伤员!!!”

  “小心,又来了!隐蔽!!!”

  呜咻——

  轰——

  战争是最好的课堂,血战是最佳的教材。

  从当年的斯大林格勒这座炼狱学校里学到了本事的,可不止是苏联人而已。

  尽管没能像苏联人那样,从那座炼狱之城中带出整建制的有经验部队,传授分享战术战法和作战技巧。

  但德国人也并非一无所获

  他们总结经验教训,翻找出战役期间所有收发的电报、作战报告,找来所有因为在包围圈闭合前获准回国休假而侥幸生还,同时还经历过那场残酷血战的第六集团军幸存者。

  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脑子里的记忆转化成文字、资料,和可被复制与学习使用的实体。

  起初是苏军发明并用在防守作战中的“屋顶迫击炮吊射”,现在被“活学活用”的德国佬连改都不带改地直接原封不动照搬,用在了现在是他们作为防守方的柏林战役里,就跟脑袋顶上吊了把大摆锤似的不断朝俄国人脑门顶上硬夯。

  当攻守身份调转,现在轮到红军来品尝当年斯大林格勒城里的德国佬,那被按在街道上炸得没脾气的滋味儿。

  伱寻思着呼叫城外野战炮群反炮兵作战吧,这一来有建筑群阻挡曲射弹道,二来这年头炮击的精度真没那么好,想让长身管远程曲射榴弹炮打中高层房顶上的目标,那着实很有难度。

  至少大部分炮弹都会从目标建筑的头顶或者旁边飞过掠过,这是可以确认的。

  曲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