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71章 由我来亲自带队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了碍事的防空炮阵地捣乱,得以继续展开行动的图2S轰炸机编队,一路顺畅地飞到投弹距离并得以将黑乎乎的铁炸弹灌到日本人的脑壳顶上。

  500公斤的航空炸弹威力绝对不容小视,整整250公斤的战斗部装药破坏力远超任何陆军火炮。

  上百颗这样的炸弹带着刺耳尖啸声直落而下,结结实实地砸到日军的脑门顶上当即炸成了一片火海。

  轰炸的主要目标当然不是阵地上的日军战壕、散兵坑、一般土工掩体,而是日军在第三道阵地上提前修筑的大量半永备工事。

  这些半永备工事是日军阵地防御的核心火力支柱,使用对穷逼帝国主义而言绝对算奢侈材料的大量混凝土打造而成,强征了大量中国劳工来进行建造。

  费尽心思的日军为了确保这些半永备工事的生存性,不惜在阵地上连续开挖大坑打地基,几乎把这些半永备工事全部打造成了半埋建筑。

  地表之上有厚重混凝土覆盖保护的只是战斗室部分,至于弹药以及其余物资,则通通储备进地下并修建提弹井供战斗所需。

  能让日军如此煞费心机保护的重要技术兵器,自然不可能是放在碉堡里的一挺九二式重机枪那么简单。

  虽然因为红军进攻突然,比关东军司令部此前预判的进攻时间要大大提前。

  导致担心重要技术装备如果提早进驻工事掩体,可能会在开战初期的炮击和轰炸突袭中就被毁于一旦。

  因而采用了装备与工事掩体分离部署、待战时有需要再进驻的日军,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将全部的重要技术装备送进工事掩体内,此时此刻阵地上有不少半永备工事都是缺乏应有装备的状态。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日军重型火炮,被抢时机、赶时间地送进了工事掩体,此时此刻正处在临战前的最后待发状态,已经准备就绪。

  被反装甲火力严重不足、外加红军坦克实在太过强大,搞得各种头皮发麻的日军,想出了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既然小口径反战车炮不管用,那我直接上大口径榴弹炮平射俄国人的战车,问题岂不是就解决了?

  想法确实是对的,装甲再厚重的坦克也无法抵挡贴脸化学能爆破造成的超压杀伤。

  即便坦克里的车组成员没被震死,对光学观瞄设备、炮管、行走装置等脆弱结构造成的毁伤,也足以让坦克丧失战斗力被迫退出战斗。

  但日军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了防御空袭和炮击而建造,专门用来保护重要技术兵器的半永备工事,真就能挡得住红军的轰炸火力投射吗?

  挡不挡得住试试就知道,而现在就是战场见真章的时候。

  咻——

  咣当——

  为轰炸日军的半永备工事而专门采用了延时引信,投弹高度带来的重力加速度,足以击穿战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