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章 御虏记引子写匿名信的人(五千字章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御虏记引子写匿名信的人(五千字章)

  明代京城其实也分环。

  一环是紫禁城;二环是皇城;三环是内城;四环是整个内、外城。

  紫禁城是在皇城之中。皇城拥有十二座城门。每门都有旗手卫士兵把守。

  弘治二年二月十一,夜。

  一个身穿五品白鹇青袍的官员鬼鬼祟祟的来到了皇城东中门前。

  守门百户见他的官袍是五品,认为他可能是通政司的哪位参议或经历。

  这个时辰官员进东中门,一般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通政司有紧急奏折呈交皇上。

  守门百户走上前。月黑风高,他看不真清那官员的脸。守门百户问:“是通政司的哪位大人啊?有折子要送进宫?”

  官员低着头,发出一声苍老的声音:“呃!”

  说完他转身就走。

  守门百户一头雾水。心想:这糊涂官儿。一准是到了皇城门口发现折子没带,回去取了。

  一名总旗打着灯笼走了过来:“林爷,怎么回事?”

  百户答:“没事,遇上了个糊涂官儿。”

  灯笼的光照亮了百户身前的地面。

  百户忽然发现,刚才官员站立的地面上有一封信。

  百户捡起信来,只见信笺上写着“臣谨奏平叛御虏治安事”。

  旗手卫的百户虽是武人,但不是没有见识的老粗丘八。

  他大惑不解。看上去这是一封奏疏。

  可是,大明臣子给皇帝上奏疏,用的是折子纸,不可能用信封装。

  且臣子上奏疏,必须有署名。应该是“臣某某衙某某官职某某人谨奏某某事”。

  这封信没有署名,看来是一封写给皇帝陛下的匿名信。

  且说那留下匿名信的官员离开旗手卫将士的视线后,一路狂奔。一直跑出去三里地才喘口气。

  恰巧一阵夜风吹过,吹散了乌云。月光洒在他的脸上。这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郎。刚才那声苍老的“呃”,是他故意装的。

  皇城门口捡到给皇帝的匿名信,百户不敢怠慢,一层层上禀到了司礼监。

  掌印萧敬跟秉笔钱能商量:“这信咱们转交皇上嘛?”

  钱能道:“咱们得先打开看看。若信中是大逆不道之言,就绝不能交给皇上。”

  萧敬点头表示同意,打开了信笺,读了起来。

  匿名信扬扬三千言,文采斐然,内容却很幼稚。

  大致内容如下:臣认为成化朝时,大明各地之所以叛乱不断,主要是因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臣建议皇上以儒家之学教化穷苦百姓。若穷苦百姓人人克己复礼,则再也不会出现叛乱。

  历代北虏屡屡南侵。主要是因为北虏不习儒学。臣建议皇上向草原派遣儒士,教化北虏何谓仁义礼智信。

  北虏若得圣人教化,必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永世与大明和平相处。

  萧敬哭笑不得:“这是哪个二傻子腐儒写的奏疏啊!幼稚至极!”

  钱能亦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