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5章 常风,升任北镇抚使!(五千字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常风,升任北镇抚使!(五千字章)

  弘治三年五月十九。弘治帝发明旨:代王朱俊杖在服父丧期间荒淫无道,废为庶人。

  接下来的五天,所有在润德粮行入股的宗室、勋贵、外戚,皆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惩处。

  当然,惩处的理由都不是参与销赃。

  唯有寿宁侯张栾未受惩处,安然无恙。弘治帝对老丈人还是偏心。

  源起于弘治二年秋囤粮圣旨的仓场案拉上了大幕。

  为维持大局的稳定,弘治帝没有掀起大明的第二场“郭桓案”,而是低调处置。

  年轻的皇帝汲取了教训:不折腾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需知,官员的公案上,是“案上一点墨,民间千滴血!”

  皇帝的龙案上,则是“案上一点墨,民间血漂杵!”

  仓场案是常风一手经办的。他认为既然是低调结案,皇上就不会大张旗鼓的奖赏他。

  这日,常风正在值房中喝茶。

  徐胖子道:“我爹这回应该长记性了。前日皇上下旨,训斥他请安折格式写得不对,罚了他三年俸禄。”

  “其实我爹心里清楚,受惩是因为他跟润德粮行搅合到了一起。皇上在敲打他。”

  常风微微点头:“嗯。你以后也劝着你爹点儿,不该拿的银子别拿。”

  钱宁有些失落:“本来指望着皇上下旨,掀起大案。咱们袍泽抖足威风呢。”

  钱宁是个好大喜功之人,整日盼着官场掀起大案,他好执刀杀个血流成河。

  就在此时,一名力士通传:“常爷,司礼监掌印萧公公前来传旨!请您去校场接旨!”

  常风有些奇怪:“往常传旨都是在北镇抚使或指挥使的值房啊。”

  力士道:“常爷,萧公公让所有在京的袍泽,都去校场听旨呢!”

  常风来到了校场。

  萧敬并未急着宣旨。而是在校场点兵台的桌子上喝着茶,静待锦衣卫在京的全部袍泽聚齐。

  半个时辰之后,锦衣卫校场人山人海。在京的近七千袍泽全部到齐。

  以常风为首的八大千户站在指挥使朱骥、南镇抚使王妙心两侧,燕别翅排开。

  一阵风吹过,飞鱼锦绣烈烈飞扬,好不庄重威严。

  朱骥拱手:“禀萧公公。除北镇抚使孙栾重病告假,在京的锦衣卫指挥使、南镇抚使、八千户、八十百户、一百六十总旗、八十小旗、三千校尉、三千力士全部聚齐。”

  萧敬展开了圣旨,宣旨道:“有上谕。锦衣卫北镇抚使孙栾多病,不能尽职。准其致仕,原俸荣养。”

  “查检千户常风,精明强干、忠勇可嘉。特擢升为北镇抚使。钦此!”

  常风早就预料到自己有荣升北镇抚使的一天。

  但是,他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当旨意宣完,他一时竟愣在了原地。

  这四年来的一幕幕在他脑中闪过:前朝奸党恶宦横行,栽赃太子。他偶然卷入政潮。自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