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7章 孔家的粮,读书人配吃,老百姓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7章孔家的粮,读书人配吃,老百姓不配吃(五千字章)

  聂巡抚认为自己有在锦衣卫面前硬气的资本。

  不光因为他是大明的理学宗师之一,在内阁里有靠山。

  还因为他清廉。

  老子不贪财,不好色,不夺利。一生只争个清流的名声。锦衣卫能奈我何?

  再说了,哪朝哪代黄河决口不死人?死的都是些目不识丁的百姓而已,又没死士绅、读书人。

  百姓,呵,百姓算得了什么?不识字、不读书的人,在我眼里根本不配为人。

  聂巡抚的想法,正如老子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聂巡抚虽不是圣人,却自诩圣人的学生。

  刘大夏说“要治水,先救民”。

  聂巡抚不以为然:“皇上让二位钦差来治水。赈灾是我山东官府的事!”

  “你们别忘了,我也是钦差!”

  聂巡抚还真算钦差。

  有明一代,省一级的地方官只包括三司,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

  巡抚虽在实际上是封疆大吏,名义上却是皇帝派驻地方的钦差。

  常风有些不耐烦了:“阳谷知县是谁?滚出来!”

  一个熟人来到了常风面前!

  知县竟然是常风的同年,北直隶乡试亚元黄仲仁!大清官黄伯仁的弟弟!

  常风目瞪口呆:“黄仲仁?是你?”

  黄仲仁小心翼翼的说:“啊,常年兄。当初顺天府鹿鸣宴,下官不知常年兄的身份,冲撞了常年兄。下官追悔莫及。”

  常风有些奇怪:“我记得两次会试,杏榜上都没你的名字。一个举人,短短数年竟当上了知县?”

  大明选官极重出身。通常举人参加大挑,被授予县丞、主簿、典吏一类的职务。需要干上十年二十年,才能升为一县正堂。

  且这还需要举人有背景、有门子、会办事。

  黄仲仁压低声音:“回常年兄。下官的干爷是司礼监秉笔李广。”

  常风恍然大悟!原来是抱了李广的大粗腿。

  司礼监三巨头中,最不检点的就是李广。

  他凭着张皇后的宠信,这几年大肆在地方上安插亲信。言官屡有参劾。

  但弘治帝最大的毛病就是宠妻,且爱屋及乌。

  对于涉及李广的参劾折子,弘治帝一律视而不见。

  常风冷笑一声:“当初伱以高才自诩。怎么认太监为干爷?”

  聂巡抚不会做事,却会做官。做官的法门之一,就是在外人面前护犊子,赢得属下的支持。

  黄仲仁官职虽低,却是山东的地方官。聂巡抚自然要回护。

  黄仲仁一言不发。

  聂巡抚替他说话:“钦差副使这话说的。据我所知,你在成化二十三年就认了怀恩公公当干爷。”

  “你现在说出这话贬低黄知县。岂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常风道:“好!不说认干亲的事。平安乡有数千灾民。你只拨发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