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9章 升常风为(五千字章)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9章升常风为(五千字章)

  杨一清对常风的夸赞是出于真心。

  他统辖的思南宣慰司,共有水德江、郎溪、印江等十七个长官司。

  常风在印江推行改土归流,树立了模板。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废除世袭土司的方法——发动百姓,打土司分田地。

  以前朝廷推行改土归流,都是自上而下。收效甚微。

  常风却反其道而行之,自下而上。立竿见影。

  接下来的四个月,常风跟杨一清走遍了十几个长官司。废长官司设县,废除当地世袭土司。

  在弘治七年的深秋时节,思南宣慰司的改土归流大功告成。

  杨一清上折,将常风在黔疆的大作为统统上禀。

  弘治帝龙颜大悦,下旨对常风大加褒奖。

  常风想在贵州切切实实多做出一些政绩,为自己积累资历、声望。从皇帝的宠臣转型为朝廷的能臣。

  于是他上折,请求弘治帝派他去黔北的播州宣慰司继续推行改土归流。

  播州土司杨氏家族,听闻在黔东南废十七县土司的常风常钦差要来,吓得准备主动上缴土司金印,解散族兵,向朝廷委派的流官宣誓效忠。

  只求能保住部分土地和山林。

  然而,一个人的死亡改变了常风的行程。

  锦衣卫指挥使朱骥病逝。

  锦衣卫不可一日无主。再说常风已经通过了弘治帝的考验,证明了他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于是弘治帝下旨,命常风返京。

  播州土司杨氏得以逃过一劫。

  百年之后,播州杨氏出了一个名叫杨应龙的人,在贵州掀起了一场惊天叛乱。成就了万历三大征。

  不得不说,历史也好,故事也罢,总是充满着蝴蝶效应。

  京城里一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去世,间接导致了百年后四千里外的一场惊天叛乱。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思南宣慰司。

  八百里加急的铺兵向常风传达了弘治帝的旨意。

  常风愣在了原地:朱指挥使薨了?

  朱骥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无论上司还是下属。

  但不得不承认,在成化朝奸党权宦一手遮天时,他不惜丢尽岳父于谦的脸面,卧薪尝胆,潜伏敌营。为保储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常风的角度说,正是九年前那个秋夜里朱骥的夜访,才成就了如今的锦衣卫常爷。

  常风秉承着一个朴素的理念:人,应该知恩图报。不管那位恩人多么不讨人喜欢。

  山高路远,常风回京之时恐怕赶不上朱骥的末七。

  于是常风让书法大家杨一清帮忙,写了一方朱骥的神牌。

  常风将神牌摆在北方,遥拜祭奠朱骥。

  常风对着神牌,轻声说:“朱指挥使,保明君登基的使命,您已完成。”

  “化身一柄锋利的匕首,辅佐明君开创盛世的使命,就交给我吧!”

  祭奠完朱骥,众人踏上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