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7章 克罗恩病、肠结核的鉴别诊断_这个医生太厉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法

  ——结核感染T细胞干扰素释放试验(又称“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原理跟PPD试验差不多,而且准确度更高一点。

  不受卡介苗接种和环境分枝杆菌的影响。

  我们人体感染了结核杆菌后,会产生一些记忆细胞,当再次遇到抗原时,记忆细胞会做出反应,检查原理大致就这么回事。

  但它也依旧有缺点:它的阳性,只能表明机体曾经患过结核病,不能区分目前是否为活动性结核病。

  不过,

  这个检查还是要做。

  另外,还可以留痰,送去做检查,找一找是不是有结核菌。

  “医生,我现在是什么问题?”

  方晓中看出周墨,是看出点了什么,所以忍不住问道。

  “目前还不能确诊,要继续检查才行。”

  “啊?还不行?”

  “行吧,现在还有点时间,我跟你说一下,目前我对你病情的诊断有两个,一个是克罗恩病,一個是肠结核病。”

  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下。

  跟病人介绍了之后,然后下了遗嘱,做扰素释放试验等。

  ……

  周墨回到了值班室,

  一边打电话给传染科,科会诊。

  因为肠结核是传染科的范畴,所以最好找传染科会诊,让传染科来下医嘱。

  另外,打电话问一下张洛珈老师,看看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弄。

  克罗恩病、肠结核、还有一个溃疡性结肠炎,是比较相近的病,特别是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经常被相互搞错。

  很快,

  张洛珈就给了周墨一个非常成熟的方案——

  ——用非激素方案,治疗克罗恩病,然后看病人的病情进展。有效,就证明是克罗恩病。无效,则证明肠结核。

  目前在全国各大医院中,生物制剂-「类克」用于治疗溃疡性肠病越来越多。

  类克,可用于对接受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它能减轻症状和体征,达到并维持临床疗效,

  不过,它副作用也不少。

  皮肤、神经、心血管、肌肉、防御系统……等等,都有有可能受累。

  不过,在无法确定结核菌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它来测一测,控制用量就可以尽量减少副作用。

  这时候,

  “周墨医生,传染科的会诊医生来了。”

  “好的。”

  周墨快步走出了值班室,心中对治疗病人已经有一定的底气。

  传染科的医生,叫周美玲,女医生来的,主治医师。

  “喲,是小帅哥你啊。”

  “这位老师好。”

  “叫我周老师吧,跟你同一个姓。”

  周墨带着周医生来到了方晓中床前。

  周墨介绍了一下。

  “肠结核?克罗恩病?简单啊,先按照克罗恩病的检查来治疗就行了,有结果就说明是克罗恩病,没结果就证明是肠结核病……”

  周墨倾听。

  果然,

  传染科的医生的方案,也是用「类克」!!!

  最后,

  周墨电话请来了张洛珈老师,跟传染科周医生一起合计,

  最后否掉了这个方案。

  没错,

  否掉了。

  因为类克治疗的副作用太多,不到最后一刻尽量不用这个方法。起码要排除掉这个「肠结核」的干扰项。

  (对于类克,不少医生又分歧,有的医生觉得要最后一刻用。有的医生觉得要尽早用,可以避免进一步病情恶化、逆转病程、减少手术几率……等好处。)

  (不同医生,有不同的风格,有保守,有激进,如果科内有这两派人,那肯定会内斗相互看不顺眼。)

  。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