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二章 争议(求月票求订阅)_大运通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固定的粉丝群体。

  当天电台的例会上,所有频率主任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虽然肯定了文艺频率的优秀成绩,但是他们也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电台还需不需要那么多频率?

  如果只是为了收听率,其他频率似乎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至少在张合欢主播《第一现场》的时间段,其他栏目不可能创造很好的收听率,与其浪费资源耗费人力物力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还不如干脆停播,给《第一现场》让步。

  李海霞今天开会之前就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成年人都懂得。这些频率主管目前经历的危机,她此前也曾经经历过。

  平心而论,她也没想到《第一现场》的收听率会达到如此变态的地步,鹏城市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就算最近听众人数有所增加,可大家一分也就所剩无几了。

  关键是《第一现场》的播出时间无法固定,对其他频率来说这个栏目就是一个随时能够引爆的炸弹,想躲都没法躲,谁也不知道这颗炸弹什么时候撂在自己头上。

  率先提出质疑的还是新闻主播的主任袁建国,他首先肯定了《第一现场》的播出成绩,没办法不肯定,收听率的节目,谁听说过?

  如果换成八零年代初或许有可能,可现在是2011,老百姓的娱乐方式简直太多了,的收听率意味着鹏城市区接近十分之一的家庭收听了这档节目,真实收听人数还是这个基础上的两到三倍。

  袁建国认为这种节目具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而且随机性太强,不适合电台播出。而且直播拥有一定的风险,昨天发生的事情就证明,主播的人身安全在整个过程中无法得到百分百保障。

  为了收听率是不是一定要让主播冒险?他不反对与公安系统的合作,但是能不能采用录播的形式,同时也希望这种主播深入犯罪现场的形式可不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万一,他是说万一出了意外怎么办?收听率和主播的安全哪个更重要?

  袁建国的发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这种时候,李海霞的发声就变得微乎其微了,她成功变成了一个电台的异类。

  台长刘隆本在昨晚的兴奋过后也回归了理智,想起张合欢深入犯罪现场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事儿,他也感觉到有些后怕,万一张合欢遭遇不测,或者受伤怎么办?那就是一次严重的播出事故,一旦发生,身为台长他就责无旁贷,到时候就晚节不保了。

  刘台长首先肯定了张合欢昨天配合警方行动见义勇为的行为,不过他也会和警方进行沟通,在新闻报道的题材上是不是能够进行一些选择,像昨天那种劫持人质的新闻实在是太暴力了,风险性太大,他也回答了袁建国的问题,收听率和主

  请收藏:https://m.sbw123.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